葦羚
摘要:葦羚(學(xué)名:Redunca redunca):是牛科、水羚屬的哺乳動物。體重36-55千克。雄性肩高75-89厘米,雌性肩高69-76厘米。雄性不僅比雌性大,而且它們的標(biāo)記也更明確。葦羚的皮毛顏色從黃色到灰褐色不等,在尾部較淺色,而腹部呈白色。雄性有著彎曲向前的角。 [閱讀全文]
摘要:葦羚(學(xué)名:Redunca redunca):是牛科、水羚屬的哺乳動物。體重36-55千克。雄性肩高75-89厘米,雌性肩高69-76厘米。雄性不僅比雌性大,而且它們的標(biāo)記也更明確。葦羚的皮毛顏色從黃色到灰褐色不等,在尾部較淺色,而腹部呈白色。雄性有著彎曲向前的角。 [閱讀全文]
摘要:瓦氏水羚(學(xué)名:Kobus vardonii):是??啤⑺鐚俚牟溉閯游?。雌性平均重66千克,雄性平均重77千克。它們?nèi)沓噬匙厣?,下腹部呈淺棕色。雄性有著長約50厘米的羚角,形狀彷如豎琴。皮毛長度約32毫米,顏色各異。眼睛周圍都有一個模糊的白色環(huán)。它們大部分的皮毛是金黃色的,前額的顏色比身體其他部位的顏色更深,眼睛附近、腹部、頸部和上唇下方有白色的皮毛。背呈金黃色,耳尖呈黑色。尾巴末端有長毛,沒有濃密的毛發(fā)。 [閱讀全文]
摘要:維氏盤羊(學(xué)名:Ovis vignei):是偶蹄目、牛科、盤羊?qū)俚牟溉閯游?。體重可達(dá)90千克,肩高可達(dá)1米。皮毛棕色,夏季比冬季更淺。該物種有黑色和白色的馬鞍斑塊,臀部有一個明顯的白色斑塊。雄性有一個黑色的頸部圍帶。雄性的角很大,而雌性的角要小得多。有明顯的羚羊般的特征,其特點是強壯的身體和長腿。 [閱讀全文]
摘要:瓦利亞野山羊(學(xué)名:Capra walie):是偶蹄目、???、山羊?qū)俚牟溉閯游?。性別二態(tài)性。成年雌性的總體重約為80千克,約為雄性體重的50-60%,雄性體重可達(dá)125千克。雌雄皆有犄角,雄性的角更大,長度達(dá)到110厘米。前表面有非常明顯的棱節(jié)突起。兩性腿上都有黑白斑紋,下體為灰白色。背部區(qū)域呈栗棕色,雄性則較深。雄性的下頦上有黑色的胡須。 [閱讀全文]
摘要:彎角劍羚是偶蹄目??拼罅缪?qū)俨溉閯游铮址Q彎角大羚羊、白長角羚、 阿拉伯長角羚。 顏面部狹長;眼大、耳長。頭部、身體為白色,鼻部為黑色;額部中央、鼻梁以及眼睛的上方和下方各有大小不同的棕色斑塊;頸背為棕色,有短的鬃毛,前膝蓋處有棕色斑;蹄寬大,為黑色;尾巴末端的束毛為暗褐色。雄性和雌性均有彎刀形的長角,角上有許多橫棱。壽命為20年。 [閱讀全文]
摘要:韋氏小羚羊(學(xué)名:Cephalophus weynsi):是偶蹄目、???、小羚羊?qū)俚牟溉閯游?。頭體長94-100厘米,肩高55厘米,尾長10-20厘米;成體重15.9-19.5千克。整體顏色為栗棕色或暗紅色,帶有橄欖色調(diào);下體蒼白,腿部黑色。背中線的顏色往往比身體其他部分更暗;在一些個體中,會形成了一個模糊的背部條紋,缺乏明顯的邊界。臉頰通常是巧克力色,額頭上有紅黑相間的毛發(fā);額頭嵴發(fā)達(dá),呈鮮紅色。兩性都有犄角,雄性的典型角長在8.7-11.1厘米之間;雌性角長3.3-5.5厘米。 [閱讀全文]
摘要:沃爾特麂羚(學(xué)名:Philantomba walteri):是偶蹄目、???、麂羚屬哺乳動物。是一種體型很小的羚羊,肩高不超過40厘米,體重4-6千克。背部略微抬高,腿短,頭小,耳朵圓小。它們具有長長的尾巴,眼睛上方的有獨特而明顯的條紋。 [閱讀全文]
摘要:渦蟲,是三腸目渦蟲科真渦蟲屬 扁形動物 。渦蟲身體柔軟扁平,兩側(cè)對稱,體有背、腹和前后之分;背面稍凸,多黑褐色,腹面色淺,前端呈三角形,兩側(cè)各有一耳突,頭部背面有兩個黑色眼點,無肛門;身體腹面密生纖毛,依靠纖毛和肌肉的運動能使渦蟲在物體上作游泳狀爬行。因其擺動時激水呈渦狀,故名。 [閱讀全文]
摘要:烏賊,是烏賊目烏賊科軟體動物。烏賊身體像個橡皮袋子,將內(nèi)部器官包裹在袋內(nèi),身體的兩側(cè)邊緣有肉鰭;頭較短,兩側(cè)有發(fā)達(dá)的眼;頭頂長口,口腔內(nèi)有角質(zhì)額,能撕咬食物;頭頂?shù)淖銉?nèi)側(cè)密生吸盤,稱作腕;另有兩只較長、活動自如的足,稱為觸腕;體表通常為黃色或淺褐色,并長有黑色條紋,體形與魷魚相比但更為橢圓;遇到強敵時會噴墨逃生。行事好詐奸賊,故稱烏賊。 [閱讀全文]
摘要:韋德爾氏海豹,又稱威德爾海豹、威氏海豹或威德爾氏海豹,是一種脊索動物門,海豹科,食肉目動物,也是海豹科下韋德爾氏海豹屬的唯一種動物。它是一位英國的南極的航海探險家詹姆士·威德爾所命名。這種海豹主要分布于南極周圍、南極洲沿岸附近海域,它能潛到水下600米,并且在水底逗留1小時以上。據(jù)估計大約有75萬頭。 [閱讀全文]
摘要:蝸牛,是柄眼目蝸??频能涹w動物,目前已知全世界有蝸牛25000多種 。蝸牛的身體柔軟,外有一個螺旋形的外殼,軀體分頭部和足部;頭部有2對觸角、后1對較長,后觸角的頂端有1對眼,口腔內(nèi)有顎及形似銼刀的齒舌,用來咀嚼及切碎食物;腹足扁平,底部分泌黏液,方便足部利用肌肉收縮,在不同表面上滑行,呼吸在類似肺的組織進(jìn)行,空氣由吸氣孔進(jìn)入。蝸牛因其爬行時頭部有兩個像牛角那樣的觸角,故名。 [閱讀全文]
摘要:烏龜,是龜鱉目地龜科擬水龜屬爬行動物。又稱草龜、泥龜、金龜、香龜?shù)?。烏龜頭部、頸部的側(cè)面有黃色的線狀斑紋;上緣不呈鉤狀,具有堅強的甲殼,甲殼橢圓形,略扁平;背面為褐色或黑色,腹面略帶黃色,均有暗褐色斑紋;四肢粗壯,略扁; 雄性較小,背甲黑色,尾較長,有異臭;雌性較大,背甲棕褐色,尾較短,無異臭。 [閱讀全文]
摘要:蛙,兩棲綱無尾目動物,任何無尾目(Anura)兩生類。在嚴(yán)格的意義上僅指蛙科(Ranidae, 即赤蛙科)動物,但蛙一詞常泛指皮膚光滑、善跳的無尾目動物,以區(qū)別體肥、皮膚多疣、齊足跳的種類(稱為蟾蜍)。 [閱讀全文]
摘要:網(wǎng)紋蟒,是脊索動物門爬行綱有鱗目蟒科蟒屬的爬行動物。體背有顏色較暗的三角形斑點,以及夾雜于較暗的線紋之間的黃色。腹部鱗片為淡黃色或白色,頭部一般為黃色,頭背中間有一條暗色的細(xì)紋向后延伸。網(wǎng)紋蟒又被稱為稱霸王蟒。 [閱讀全文]
摘要:溫室白粉虱,又稱溫室粉虱。是昆蟲綱半翅目粉虱科蠟粉虱屬的昆蟲。其成蟲體淡黃色;翅面覆蓋白蠟粉,翅端半圓狀遮住整個腹部,翅脈簡單,沿翅外緣有一排小顆粒;卵橢圓形,基部有卵柄;初產(chǎn)淡綠色,覆有蠟粉,而后漸變褐色,孵化前呈黑色;若蟲淡綠色或黃綠色,足和觸角退化,緊貼在葉片上營固著生活;四齡若蟲又稱偽蛹,橢圓形,初期體扁平,逐漸加厚,中央略高,黃褐色,體背有長短不齊的蠟絲,體側(cè)有刺。 [閱讀全文]